古钱币的收藏价值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它是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古钱币收藏不仅是一门工艺和文化的收藏,更是一段历史的珍藏。由于我国古代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少的国家之一,固其具有很大的收藏空间。
我国出现的最早的古代实物货币是“贝”,“贝”也是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由于海贝可做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和计数,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就变成了主要的流通货币。而牛、羊、猪等牲畜是不能分割的,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所以发展到最后都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
根据我国的考古实研究发现,我国的古代钱币最早萌芽于夏代,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秦代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而秦半两钱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中国古代钱币辗转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其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内涵博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而我们在收藏古钱币时,就要了解它的收藏价值。
首先要弄清历史价值。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史上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要先清楚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在呼和浩特市发现的“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收藏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政权的钱币收藏价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还有一种被称为“罗汉钱”的钱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康熙在西藏平叛时,因军饷不足向当地喇嘛借了铜佛和18尊金罗汉,铜金共熔铸成钱币,当时在钱币正面印有标志,即“康熙通宝”的“熙”字少一竖,以便日后识别收回,因钱是熔金罗汉所铸,民间称其为罗汉钱。
其次要了解现存数量。遵循“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原则,既要看年代是否久远、流通时间的长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国钱币有近5000年的发展史,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布币、蚁币等,秦代的外圆内方钱、唐代的通宝、宋代的年号钱、清末的“宣统通宝”,品种有数万至数十万种。齐、燕、赵等国的刀币,韩、魏、秦等国的布币等年代久远,比圆形钱稀少,价格昂贵。存世数量少的钱币还有唐代叛军史思明占领洛阳后铸的“得壹元宝”,后发现“得壹”两字不吉利,便改为“顺天”,铸“顺天通宝”。这两种钱币传世很少,“得壹元宝”尤其罕见,为稀世珍品。此外,如1972年在吉林库伦旗一辽墓中发掘的“大康六年”纪念铜币,也是罕见的珍品;1984年在宁夏银川贺兰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宝”篆、真书体对钱,引起藏界轰动;迄今为止仅发现一枚的南康“大齐通宝”、西汉时的“国宝金匮直万币”等,均堪称币中的“孤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还要看文化价值。一些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主要因其文化及艺术价值极高而备受青睐。如汉代王莽新朝时的“货泉”、“布泉”等钱币,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所铸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开元通宝”,系大书法家欧阳洵的手迹,其书风端正古朴,法度严整,劲健含蓄;“淳化元宝”由宋太宗赵光义用楷、行、草三体书写,楷书浑厚端庄,行书隽永流连,草书奔放流畅,使宋代钱币文字艺术走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还有宋代的一对钱,原文行草分别由司马光和苏东坡所书,飘逸劲拔,为古今一绝,收藏价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绝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宝”的古钱币均属此列。
综上所述,辨别古币的收藏价值主要从其铸造时间、数量、币材的质地、品相和文化方面入手,此外还要辨别古币铸造工艺。因为大部分的贵重稀有的钱币在铸造工艺上与普通钱币有很大的不同,比工艺普通的古币价值要高好几倍不止。所以并不说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很多像历史上一些朝代曾经铸造的具有封赏、纪念性质的特殊钱币就具有很高的历史收藏价值。一般来讲,这类钱币比正式用钱币铸造量少、存世量少、珍稀程度高。随着目前收藏市场上集钱热的不断升温,行家们都对设计艺术有特色的品种情有独钟。如五代十国、辽、金、西夏和南北朝时期,由于人口较少,所需的钱币量不大,而且朝代存活时间短,钱币的流出量和存世量就更少了,所以这些古钱币的价格极高且珍品林立的。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它是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古钱币收藏不仅是一门工艺和文化的收藏,更是一段历史的珍藏。由于我国古代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少的国家之一,固其具有很大的收藏空间。